最近我的生活乏善足陈,除了看了几部电影之外。人在国外,永远跟不上形势。我到现在才看了《色戒》,《投名状》和《集结号》。以我的个人偏好来说,我最喜欢《集结号》。就冲那句“一个烈士等于七百斤小米”,冯导我顶你。还得说一句,虽然《色戒》里有梁朝伟“蛋蛋的忧伤”,我还真没觉得它是三级片。论坛里有无数哭着喊着说这片子如何如何色情的人,我觉得您大概没看过真正的三级片呢吧?
咱们就继续炒冷饭吧――接着贴印度之行的照片。
去过印度的人提起印度,大概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些人觉得这是个脏乱不堪且荒谬至极的国家,从此以后再也不想踏足这片土地。另一些人则非常喜欢印度,离开之后还念念不忘,很想再多去几次。我属于后者。尽管在印度之行中遭遇了许多乱七八糟的破事,在我的眼中这仍然是个神奇有趣,有矛盾的多面性而且充满了无数种可能的国度。在这样的国度,连贫乏的那一面都满溢着诗性。我觉得印度人是最具有诗人气质的民族。就连看到他们迎着朝阳蹲在旷野上大便的情景,都让人觉得是世间最具诗情画意的活动。
印度教那广博的包容性也令我着迷。袁枚在《续子不语·麒麟喊冤》中写道:“常见孔圣、如来、老聃空中相遇,彼此微笑,一拱而过,绝不交言,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虽然原文本身很有点恶搞的精神,但是那种没有压迫性的“天地之所以为大”的情怀,也正是我在印度所感受到的。
如果非要说在印度最不习惯的事情,那可能就是众人好奇的眼光了。像我这种长得。。。见仁见智的人,在英国时从来都没人多看一眼,早已经习惯了淹没在人海里,谁知到了印度却好像忽然变成大明星一般,走到哪里都被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甚至常常有人特地跑到前面再猛地回头看我,真令老傅我受宠若惊。我就不明白了,他们肯定也已经见过很多东亚国家的游客,怎么还是对我们这些黄皮肤扁脸小眼睛兴致盎然呢?我算是体会过了,做明星可真没什么好玩的。
至于有些人说印度旅游业中的骗子太多,宰人的事情是家常便饭,我也同意。但是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贫穷。能到印度旅游的人都比当地普通老百姓富裕,也无怪他们把游客当肥羊宰。其实在中国也是一样。关键是游客们自己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老露出“肥羊”的嘴脸,避免和这些有“宰人”嫌疑的人多罗嗦,谁也不能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掏钱。只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苦了喜欢说话的老傅我。作为一个话痨,我常常想拍案而起,向他们滔滔不绝地阐述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但是印度人本身也是出了名的喜欢说话,我担心会引发一场壮观的街头研讨会,只能作罢。
下次再去印度,我打算在那里好好呆上一两个月,毕竟十一天的走马观花难以领会一个国家和文化的精髓。不过,我和铭基同学商量着要去弄点煤灰抹在脸上,把自己变成印度人,也许就可以自由自在大摇大摆地四处瞎逛了。
老德里。
瓦拉纳西
火葬浴场
这个就是我之前说过的那个要拉我去他哥哥开的按摩店的僧人
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第一次讲道的地方--鹿野苑
鹿野苑的藏传佛教寺庙
鹿野苑的日本寺庙
克久拉霍
小村庄奥查
这个是印度人认为的中国菜。什么玩意儿!
印度人常说,英国殖民者留给了印度人三样好东西,“英语、议会和铁路”
泰姬陵所在的安格拉
这位壮士要求我们给他拍照之后把照片发email给他。
路遇婚礼人群。骑在马上的这个人是新郎。
在印度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开始留小胡子的铭基同学。
粉红城市斋蒲尔。这是它的标志建筑--风之宫殿。刚刚重漆了一遍颜色,和周围的建筑颜色完全不协调。
琥珀宫的墙上镶了很多镜子。
晚饭。那碗蔬菜是中国做法--好久没吃到正常的蔬菜了。
孟买。这是2007年的最后一夜。我们吃了一顿比较像样的晚饭。
我们住的酒店有新年party。我还稍微收拾了一下才出门
谁知孟买的女生一个个都如此火辣。老傅我相形见绌。
可爱的老伯自己做了个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