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回到北京,真正留给我们收拾的时间已不到一周。饶是这样,铭基还匆匆飞了趟香港,以光速签下了租房合同。Deadline如刀锋劈来,只能撸起袖子立刻开干。伊藤比吕美的《闭经记》里有句话深得我心:“这种时候我发现变成欧巴桑还是有好处的——无论事前多么纠结犹豫,一旦该上场了,马上就能变得很干脆,目不斜视地往前走。”我们目不斜视。我们一往无前。可那真是地狱般的几天!我和铭基像两个孤魂野鬼,强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在凌晨三点从一个房间漂到另一个房间。疫情期间买的露营拖车如今被用来一趟趟地运送垃圾,我在铺天盖地的衣服和书本中反复取舍,铭基也终于不得不直面他那些似乎已被尘封了一百年的文件。“也好,”他坐在满地垃圾中强行乐观,“人就应该每几年搬一次家,这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全身每一块肌肉都在痛苦地反驳。人到中年真是身不由己,到了搬家那天,腰和背仿佛已弃我而去。许多天来的第一次,趁着搬家公司的师傅们忙着封箱搬运的空档,我和铭基轮流冲去按摩店放松了一个小时,回来又继续投入战斗,马不停蹄地扔了一下午垃圾。空荡荡的房子散发着一种强烈而微妙的疏离,近似于去年拔掉智齿后拿在手里的感觉——很难想象它是身外之物,不敢相信自己过去的每一天都与它浑然一体。当天晚上我们住在附近的一家酒店,因为毛衣的床已被运去了香港。铺好桌子,开一瓶酒,摆上外卖的小龙虾,这是我们告别北京的最后“仪式”。窗外是熟悉的万家灯火,但毕竟是都市,一走了神就变得有些陌生。不知是疲惫让人麻木,还是固守一地的岁月已榨干了激情,我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确已没有太多留恋,尽管知道自己以后也一定会怀念北海的白塔、故宫的红墙、法源寺的丁香、足以让人原谅一切的秋天、坚硬粗糙中惊鸿一瞥的辉煌。这是流浪者天性中的钝感抑或残酷,它引导你更多地生活在未来之中:向前看,别回头,对身后消失的一切心知肚明。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和朋友们好好说再见。拖延症让我们一再拖延,西藏和甘肃的行程又挤掉了最后可以用来告别的时间。或许潜意识里我也一直在抗拒这件事——离开朋友就像是把半个自己弃在身后。
第二天我们兵分两路:我带毛衣回南昌,铭基则独自飞往香港“开荒”。我们约好三周后再见。香港租房一般不附带家具,这意味着铭基在开始新工作的同时还要置办新家具、拆包归置旧家具、处理入住的各种琐碎事宜。过渡的日子里他住在父母家,下了班又要一趟趟地往返于新居和家具店。我们每天都在微信上热烈讨论着家具的尺寸和房间的布局,竭尽全力地榨干最后一厘米。但我只是纸上谈兵,他却要躬亲力行。负疚感与日俱增,可又并不真的想立刻飞去香港。铭基是超人,我却仍处在凡人的过渡期——即使是山鲁佐德也会在每天日出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一下。南昌并不是真正令我有归属感的地方,但父母家是永恒的堡垒,陪我度过人生的每一个过渡期。如果人像树木一样有根的话,这里就是我的根,连孤独感和出走的天性都生发自此,它以宽容与笃定的姿态接受我的每一次离开和每一次归来。北方的夏天是烤箱,日光如当头棒喝。南昌则是蒸笼,再怎么坚硬的意志也会在黏稠的暑气里慢慢变软。雨倏忽而至,又骤然而止,被打断的蝉声若无其事地重新连了起来。大学校园是个自成一体的小世界,每个人都认识每个人,又一代代地繁衍下去。毛衣很快找到了伙伴——和我一样从小在校园里长大的孩子。她们结伴泡在图书馆里打发掉一天中最热的时段,然后在校园里闲逛,去对方家里蹭吃蹭喝,肆无忌惮地大笑,说着只有孩子才懂的语言。这个夏天,我是“集体育儿”的最大受益者。夜里我时常去大学运动场跑步。晚上10点气温仍有30度,暴晒了一天的塑胶跑道排放出股股热气,掺杂着令人窒息的异味,我一边跑一边担心自己会中毒身亡。跑到一定程度,时间就变成液态,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让人提前品尝到永恒的滋味。我在夏夜里淌着汗,想着一次次从不同地方回到这里跑步的自己,以及永远无法突围的现在进行时。我本想无声无息地度过我的过渡期,躺平疗愈搬家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劳损。但掩耳盗铃是没有用的,之前许下的承诺很快找上门来——去年新书刚出版时就已答应了青苑书店的活动邀约,种种原因一拖就是一年多。作为一个社恐症患者,每次公开活动前都是无尽的折磨。我早已习惯用文字而非话语来表达心意甚至整理思绪,常常害怕自己被问到大脑宕机无话可说。谈论自己的作品也令我痛苦,写完的东西像是消化过的产物,你深知它的缺陷而不愿回望,又因为心已被掏空而感到幻灭和虚无。可青苑书店并非寻常书店,它是从少年时代就一直陪伴我成长的精神家园,回来做一场分享是我所能回馈它的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也知道关心我的家人长辈都在期待这场活动——在古典的意义上,这是游子归来后要向父老乡亲呈上的汇报……不能不去。我痛苦地对自己说,然后派出了我的第二人格。第二人格的表现谈不上多好,至少她没有当场宕机。但最令我惊讶和感动的,是竟然有那么多读者顶着高温特地从山东、西安、郑州、上海、杭州、武汉、安徽等地远道而来,甚至带着只有七个月大的孩子!我已经不再年轻了,不会把别人的好意视作我应该享有的权利。甚至,写作者的一大痛苦就是自我贬低,因为你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的短板,你的审美永远大于你的能力。你怎么配得上这么多的好意?第一人格惶恐地发问。但第二人格告诉她,正因如此才更要召唤出一个更好的自己。以前我总觉得,作者与读者是一种双向的挑选,彼此通过作品来交流,在文字中共享情感,并不需要以面对面的形式。写作的要义是忠于自我,我担心走得太近会令我不自觉地想要迎合读者,也担心真实的自己配不上他们的预期。可这次活动也让我意识到,身处这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孤独和虚浮的时代,在文字中共鸣的人们也渴望肉身相遇,亲眼见证那份真实,确认自己并不孤单。读者并非想要见到一个无懈可击的作者,或许刚好相反,他们更想看到的是现实中完整的人——抱持着真诚的态度,不回避那些困惑、矛盾、伤痛和艰难。许多读者的问题都让我心有戚戚。比如,当被问到如何有勇气改变职业道路,怎样才能尽早确认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可是真的有答案吗?我也想问自己。不大清楚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很难胸有成竹地指出那些临界点,更遑论什么勇气。先是这样,然后那样,做了一些未经深思的选择,又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重创。计划赶不上变化,路线发生偏移,在每一个意外和机会之间想象并重新想象自己的位置。这边一拐,那里一弯,有时半推半就地跌了一跤,踉踉跄跄稀里糊涂地来到了这里。说给别人听的时候,似乎可以将其简化和重组,以适应当下的真理;但要诚实地讲清楚自己的故事真的很难,你无法从一团乱麻里提炼出偶然中的必然。所以答案就是没有答案。没有可以参照的人生样本,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地构建命运。我们不是上帝,没法指引一束光以最优路线穿越两点之间的距离。如今试错的成本的确太高,可究竟什么是正确呢?又由谁来定义?如果不尝试其中的曲折,你如何确认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分享会后的签书环节,我应年轻的读者要求签了一本又一本的“祝xx成功上岸”;然而苦海无边,所谓的“岸”没准只是一片礁石,随时会被上涨的海水收回去——尤其是在这个沧海桑田的时代。相较而言,我更喜欢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里的说法,关于一个攀岩天才的应对之策:“不是寻找登顶的唯一正确答案,而是训练自己能够耐受途中的所有错误答案,这也是一种成功之道。”之所以对此有所感触,大概因为我也正处在人生的非常时期,即将奔赴另一片海域。搬去香港是个重大决定,有孩子教育方面的实际考量,但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先于理性分析的直觉和意向。也许是疫情综合症,或是政治性抑郁,又或者只是不安分的天性使然,过去几年我好似身在洞穴,过着毫无想象力的生活,看着墙壁上变了形的影像。某样东西向我爬过来,抓住了我,到现在还压在我身上,就像睡眠中压在胸口的猫。我感到自己变得麻木而迟缓,内心好像蒙了一层雾,丧失了表达的欲望。变化已悄悄降临,出路却仍埋在潜意识的深处。我像在透过望远镜观看空洞的岁月,迷迷糊糊地等待明天,在我的生命里再挖出一个空洞来。并不是过不下去了。生活中也不乏小确幸和小快乐。甚至不是没想过改变——没准正是因为想得太多,行动反而变少。我努力健身,重新报名了西班牙语的课程,却都只是杯水车薪。空洞继续吞噬着我,直到我最好的伙伴说出藏在我心底的那句话,启动了我们共同的流浪者基因。“走吧。”铭基说。出走的冲动落实后,理性的考量将目的地定在了香港——选择其实不多,所幸仍有选择。当然,香港也早已不是从前的香港,甚至于讨论和讽刺它的没落都变成了社交平台上的流量密码。“是明智的选择,但还不是最稳妥啊……”一位关心我的读者如是说。可是,如果我们孜孜以求的只是明智和稳妥,应该早就过上了另一种生活。我没有“正确”的执念,只是想要推开一些屏障,想要打破一点什么,想要新鲜事物的冲击,想要亲身而非二手的经验,想要寻找自我的立场,想要拓宽个人自由的边界。于是向前迈出一步,希望自己不会踩空——可是谁知道呢?香港只是个海岛。上岸只是个神话。意义只存在于行动之中,至于这片海最终会把我们带去哪里,可能真的不是最重要的答案。
我和毛衣到达香港的前一天,铭基刚刚把主卧的床组装好。我们租的房子是年初刚建成的新楼盘,连窗帘都需要自己配置。在网购窗帘尚未抵达的那些天里,每个早晨我们都在阳光的猛烈狙击中醒来。宽带也还在等待安装。我打开手机WiFi,附近网络中赫然跳出一个贱嗖嗖的名字:Get Your Own WiFi!大件家具陆续到位,但仍有堆积如山尚未拆封的纸箱。在南昌靠两个箱子度过三周之后,眼前这“壮观”景象着实令人崩溃。头几个小时里,我像头困兽般走来走去,绝望地看着以物理形态堆叠起来的我的前一种生活,不知该从何处下手,也不知该怎样变出更多的收纳空间。香港寸土寸金,空间随之缩水,每个角落每寸地方都需要精打细算。我们昏天黑地地收拾整理,一趟趟地跑宜家,每天都在狂拆淘宝集运过来的家装快递。淘宝是新抵埠人士的救星,但香港人工昂贵——内地网购的家具通常免费配送安装,在香港请人上门安装大件家具至少千元起步。这样的时刻的确令人怀念内地廉价便捷的生活,却也意识到曾经的舒适是建立在怎样的底层生存困境之上。所有的便利都有其代价——只是那未必是你我的代价。无论如何,新家总算初具雏形。每寸空间都已用尽,每样东西都是必需品。这一过程也是消费观的修正,提醒自己其实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有些千里迢迢带来香港的家具无处归置,被我们挂在二手转让群里,也很快都被人认领。有位本地女孩想要其中一个非常沉重的置物架,周末晚上她独自拉着拖车乘巴士跨越大半个城市上门来取,又千辛万苦地把它拖上巴士又拖回家,一身孤勇真是可歌可泣。许多邻居应该深有同感。由于毗邻多间名校,很多带孩子来香港上学的内地家庭都选择入住我们这个新落成的小区。在日益壮大的邻居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在绝望地断舍离,免费送出再也塞不下的家具。我也渐渐开始习惯没有美团、盒马和塑料袋的生活。以前那些小挎包忽然没了用场,现在的我靠大背包和帆布袋行走天下。很久没有如此频繁地去逛实体超市了,晚饭后想起没买第二天早饭的面包,马上抓起个袋子出门,顺便看看薄荷巧克力口味的冰淇淋到货了没有。幸好,香港仍是个方便的地方,衣食住行基本都能在生活区域内解决。毛衣开学前一天,粗心的老父母才发现她的皮鞋已经小了,赶紧冲去百货公司,童装楼层有专为开学季而设的分区,学生皮鞋排开一列任君选择,从出门到买单不到45分钟也就搞定。物价高得可怕。刚来的那些天,我常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20年前刚到英国的日子,对着一个个匪夷所思的价格发出无声的尖叫。便利店一瓶水十块,随便吃个单人餐要大几十甚至上百,坐个地铁动辄几十,出租车的计价表跳得比我的脉搏还快。真是花钱如流水,每天都在被深深震撼。正常啦,每个过来人都见怪不怪地说,穷有穷过,富有富过。的确如此。渐渐我也发现,即使同样的东西也有不同价格,一瓶水在药店、小摊或平价超市的价格大约是便利店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本地人大多深谙节省开支的办法,比如去街市而非超市买菜,在药房或药妆店购买日用品和零食,在日本城购买家居用品,在打烊前的水果摊购买打折水果,用各种APP攒积分薅羊毛,更不用说还有天下无敌的淘宝集运。TVB剧里的香港师奶几乎把精打细算变成了一种人生信念甚至乐趣,她们可以花半天时间在街市鱼档前盯梢,看见哪条鱼“反肚”了就立刻跟老板讨价还价。这固然有影视的夸张成分,但我遇见的大多数香港人的确是在勤俭而务实地生活。是的,和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一样,贫富差距也像一道道巨大的裂缝横贯香港,但多样化的选择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令每个收入阶层都能相对体面地过好小日子,保有各自生活的空间和尊严。人人勤勉工作努力进取,但也不大爱做无谓的比较。物价的落差需要时间来适应,这里普遍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则令我如鱼得水。一切井然有序,凡事都有规矩,排队被奉为宇宙真理——还不忘保持队形和礼貌距离。要知道,作为一个非常害怕与人发生冲突的社恐患者,被人插队几乎是唯一会让我抓狂发飙的事情。排队时发现有人打算站在我旁边,而不是排在我后面时,我会瞬间血压飙升,整个人被巨大的焦虑感淹没。有一次在机场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试图与对方理论,得到的却是“傻逼吧你”的辱骂和“谁说排队一定要竖着排”的狡辩,那一刻我真的怒火攻心,甚至认真地思考了要不要以武力来解决问题……
新生活如同一幅油画,一笔一笔逐渐成形。茫无着落的感觉消失了。我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乘车散步,熟悉道路,努力勾勒脑海里的地图。这座城市对感官的刺激一如既往,只是看着更衰老了些,和我一样。巴士连咳带喘地跑着,电车也像疲惫得走不动了。等车的人脸上蒙着层阴影,不断抬手看表,急着赶往需要他们出现的地方。游客依然兴奋而陶醉,商业区向初来乍到的人展露富贵繁华,抛出已经生锈的鱼钩。即使是在旅游旺季的暑假,也能明显感觉街上的人变少了。香港的购物环境和价格不再能吸引内地游客,人民币贬值又使得香港人热衷于北上深圳消费。疫情三年香港流失了近20万人口,港府则加大马力推行抢人计划,吸引了大批内地人才来港发展。这座都市的人就像围绕着它的海港的水,都换了。四月时来过一次香港,发现很多朋友要么已经全家移民,要么正在准备移民,要么老婆孩子去了国外、自己独守故地。也有不少当年在英国的朋友举家搬来了香港,享受expat的待遇和更温暖宜人的天气。好久不见的伦敦前同事已在香港定居,聊起来才发现我们的孩子上同一所学校。多年老友如小昂和思晨都仍在香港,还有亲人般的中学学妹凡凡,最近新居入伙和我做了邻居……香港从来都是一个码头,一个飞地,各种国籍背景的容器。总有人来来去去,也总有离散的人在这里重聚。每个人都背负着时代本身的重量,也只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我看见新移民的踌躇满志或焦虑犹疑,也看见本地人的坚忍和彷徨、骄傲和暮气。所谓的文化或共识往往需要一代或几代人的凝聚,香港早已经历过无数次痛苦的嬗变,也总是在新与旧的张力中迸发出会被后来者视作文化或共识的东西。有时我看见人们在网络上随意评判,自我神化,轻飘飘地概括或否定他者的历史和脉络,真是傲慢无知得不可思议。有些东西太过复杂微妙,你说不出那是什么,并不代表那就什么都不是。这城中的普通话明显变多了,服务业的从业者们已习惯了在三种语言之间来回切换。我像半个陌生人在街上游荡,任纷纷的话语流过身体,像游弋在不稳固的水域。带毛衣去上游泳课,我坐在池边看台上,周围尽是等接孩子下课的菲律宾和印尼女佣,用家乡语言说笑着,相互分享饼干,在手机上和男友视频聊天。在维多利亚公园的游乐场,中国、日本、印度、英国、中东的孩子们疯玩在一起,父母们站在一旁,用不同的语言吼出全天下家长都能够理解的警告。我喜欢这样身在“边缘”的时刻,仿佛退到了舞台角落,却又与更大更多元的世界连接在一起。出于偶然的机缘,我不小心跌入始料未及的场所。那是一个商场里的电玩城,科技、诱惑、贪欲、声光电的罪恶天地。乱花渐欲迷人眼,我鬼使神差地买了一百块钱的卡,本想跟毛衣一起玩篮球和冰球游戏机;一转头却见她梦游般走向那两台宝可梦街机,满脸都是置身天堂般的狂喜。这两台机器及其拥趸合力创造出一个泡泡世界,里面的人们说着神秘的语言,玩着我完全看不懂的游戏——推动摇杆,疯狂敲击,为每一波对战和每一个精灵球纵情欢呼或捶胸顿足。令人惊讶的是,玩家竟大多是成年人,有的还穿着衬衫西裤,拿着集邮册般厚重的宝可梦卡牌包,全心全意地投入这场游戏,玩完一局立刻起身排队,等待下一波狂喜。这是毛衣第一次有机会与她深爱的宝可梦“互动”,更是她第一次找到同好者的社群——尽管彼此相差几十岁的年纪。叔叔阿姨们努力说着蹩脚的普通话,争相给她出谋献策,甚至拿出自己珍藏的卡牌为她增强战斗力,就像一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不要用手掌去拍啦!”一位大姐急切地对毛衣说,怕她听不懂,又转向一旁的我,“用两个手指不停按会快很多!”我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只能目瞪口呆地站着,后悔自己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却也为这无法理解的默契心存感激。几乎从搬来的第一天起,毛衣就喜欢上了香港。离开电玩城的时候,她已完全对这座城市死心塌地。来到香港一个多月,她已经回了三次“快乐老家”。有时我问她是否想念北京,她会抬起头,露出有些迷茫的眼神,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然后心不在焉地摇摇头,继续陶醉地欣赏宝可梦“家人们”送给她的游戏卡。喜新厌旧的家伙!我叹了口气。那你还不赶紧学好粤语!
最初的一两周里,其实我也不大好意思开口说粤语。这门语言我全凭自学,听懂是完全没有问题,日常交流也能蒙混过去,可若真要跟人深聊起来,每每说得我理屈词穷,累得我灵魂出窍。说普通话或英语也基本可以通行无阻,但出于“入乡随俗”的信念,我又总是逼迫自己使用当地最为常用的语言。于是整个人别别扭扭,渴望交流又害怕露怯,说起话来惜字如金——直到遇到一个的士司机,彻底治好了我的别扭病。根据我有限的观察,茶餐厅服务员和的士司机是全香港最容易暴躁的人群。也许是压力太大神经紧张,许多人总是像河豚一样气鼓鼓的,感觉随时要爆炸。问题是,一顿饭只影响一时心情,你的小命却掌握在的士司机手里——而且他们个个是车神,随时轰着油门表演AE86冲下秋名山。有一类司机全程一言不发,只通过极速狂飙来发泄对人类的仇恨。另一类则喋喋不休地小题大做,诅咒那些和他争抢车道的汽车,痛骂所有不合他意的人形生物,要么就是以发牢骚的形式和乘客聊天,顺便教你做人。情绪稳定的的士司机绝对是珍稀物种,遇上一次就值得高兴半年。我就遇上了这么一位。他也是健谈的类型,却难得的快乐而松弛,而且真心实意地对陌生人感兴趣。从上车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法用几句话蒙混过关了。他开心地告诉我自己也住在附近,然后就不停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想知道我从哪里来,我的家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来了香港多久,感觉怎么样,孩子在哪里上学,知不知道该怎么坐车、去哪里买菜、下载什么APP……认真倾听,适时点评,推荐各种生活攻略,中间还穿插着无数次对我的粤语水平的称赞。“真系估唔到你刚刚来到香港喔,”他不断地说,“点解广东话讲得咁好咯?系边度学㗎?”我有些受宠若惊地告诉他,虽然先生是香港人,但我的粤语“老师”其实是陪伴我这一代人长大的香港歌曲和影视剧……“哇!咁劲噶?”他继续不遗余力地鼓励我,“几好啊!住香港始终都系识讲粤语方便啲!唔使担心!越讲越好㗎!去买餸都平啲!”他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全程像个哑巴般的毛衣,“小朋友都系呀!”快到目的地时,我的自信心已经高涨到快要溢出。人都已经下了车,司机还不忘探出头来大声叮嘱:“去街市要平啲呀!香港仔同鸭脷洲都有!”好的。从此我挺直腰杆在城市里穿行,随身携带着我那横冲直撞的粤语。去香港仔买菜,去鸭脷洲吃海鲜,去旺角花墟选购绿植。去图书馆借书,去博物馆看展,坐在巴士上欣赏山城风物。香港号称石屎森林,人们像鸟儿一样在高高低低的枝蔓间栖息。但高度总是相对的,模糊的,因为山永远错落在钢筋水泥里。房屋店铺层层叠叠见缝插针,仿佛在玩巨型的平衡技巧游戏,看上去摇摇欲坠,其实内里有严整的秩序。香港的魅力正在于这反差感,混乱与秩序水乳交融,往昔与当下觥筹交错。夜里在家附近跑步,山道窄窄地上下蜿蜒,两边是那几间国际学校的堂皇门面。夹缝中却有一条陡峭的长阶伸向夜空,一位老人正在台阶上烧纸,闻声转过头来,在火光中向我投以深深的注视。那目光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我的心脏停跳一拍——今天是中元节。去百老汇电影中心看早场电影,同场的观众大多是斯文老者,或独自一人,或夫妻同行。电影是是枝裕和的《怪物》,看完恍恍惚惚出门,又好像走进另一部本土电影。油麻地一带是90年代各种港产黑帮片的取景地,到处充斥着古早江湖气息,却令人感觉安全,仿佛回到童年。去红茶冰室吃了碳水爆表的沙爹牛肉面和芝士流心西多士,又在蒸腾暑气中走过书店、警署、果栏、玉器街,最后瘫倒在天后庙里。悬垂而下的巨大盘香烟气袅袅,我沉浸其中。休憩,放空,昏迷。泰国游客的说话声打破寂静,我惊醒过来,继续前行。海总在坡道尽头蓦然出现。这是上天对香港的恩赐,山和海用温柔的蓝绿色包裹住这城市,让金鱼缸里的生物有机会得到足够的氧气。把重庆和加州混合在一起,摇一摇,再紧紧挤压几下,便约等于香港的地理面貌。每当喘不上气的时候,就可以直奔大山大海——公共交通的便利令它们几乎都触手可及。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目前只爬过一座小山,海边倒是拔腿就去——毛衣已经晒脱了皮。市区的海边也往往是富贵清净地,往来都是国际化面孔,周身散发着金钱所带来的松弛感,游走在沙滩与餐厅之间,享受着中国海滨的西式幸福。他们是生活的宠儿,大概永远也感觉不到困窘、冷漠、粗暴的极限。我的思绪扩展到这座城市,它按地址区分阶级,又因其狭小拥挤,将财富金字塔的每一层都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昭示着跃迁的艰难和分享的局限。或许这才是香港人务实性格的根源:富贵由命,无欲则刚。有钱有办法,没钱基本法。我又要愤世嫉俗了,赶紧继续看海。沙滩一角的树荫下坐着一群群菲律宾女佣,笑语喧哗,头发湿漉漉的,在海边享受她们一周一次的假期,以及生活真正的财富——自然所赠予的、无名无形的博爱。只要我还相信我的感受,就让它延续下去吧。
超强台风“苏拉”驾到的前一夜,整个香港都在严阵以待。风球还未挂起,学校已宣布停课,超市也被一扫而空。晚上在铜锣湾吃饭,街道繁忙一如既往,看不出仓皇景象。空气中却酝酿着某种隐而不宣的张力与默契,店铺的玻璃门窗统统贴上了米字胶带,人们默默进行着最后的采购,像在共享同一个秘密。直到第二天下午,我仍在怀疑这又是个“狼来了”的故事。新闻如临大敌,外面却风平浪静,孩子如果正常上学,这会儿已平安回到家里……台风往往十防九空,这一次狼真的会来吗?狼竟真的来了。先是空调发出咔嗒咔嗒的异响,眼看着窗外树木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大,然后,突然之间,所有的门窗都开始失声尖叫——起初像吸尘器,渐渐变成法拉利的轰鸣,最后接近于消防警报。天色越暗,风越强劲,在屋外咆哮着,用看不见的拳头狠狠捶打着落地窗——我已脑补了一万种它突然炸裂成碎片的景象……住在高层的邻居在群里哀嚎,说吊灯和床都在摇晃。我调大电视机的音量,发现天文台已发出了最高级别的“十号风球”警告。“苏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贴身擦过我们所处的区域。邻居的孩子担心得想去楼下大堂“避难”,傻大姐毛衣却兀自为这全新的体验兴奋不已。猫咪墩墩则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它像只兔子般竖着双耳,一脸警惕地蹲守在阳台门边,想要分辨外面啸叫不停的家伙究竟是猎物还是怪物。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origin=https%3A%2F%2Fmp.weixin.qq.com&containerId=js_tx_video_container_0.15521722741380417&vid=wxv_3104242502867632132&width=677&height=381&autoplay=false&allowFullScreen=true&chid=17&full=true&show1080p=false&isDebugIframe=false台风来的时候,这座永不停息的城市终于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洞。它遇上了更厉害的对手,于是选择暂避风头。人们像诺亚的动物们躲在方舟里,耐心等待洪水过去。狂轰滥炸了一天一夜,“苏拉”终于渐渐离开,留下满地断木残枝——我们小区有两棵树几乎被连根刮倒。在这座临海迎风的混凝土森林,其实高楼也在庇护着树木。市政部门立刻开足马力善后,又因为一早做好了防备工作,这次台风并未造成如五年前“山竹”袭港时满目疮痍的景象。人们很快纷纷走出方舟,若无其事地跃入湍急的车水马龙。香港是千锤百炼的城市,这里适合智者和幸存者。那时谁也不会想到,短短五天后,这座城市又将迎来另一波百年不遇的冲击。那是个周四的夜晚,我和铭基终于有空一起去看即将下映的《奥本海默》。中途老父亲担心女儿不好好睡觉,忍不住打开手机监控,果然看见毛衣站在卧室窗前,正伸手拨弄着什么。他立刻冲出影厅去隔空喊话,好半天才回来,悄声告诉我,毛衣对他大喊“台风来了”。可是台风才刚走啊,我们疑惑,也许外面在刮风下雨吧?电影散场时,这边厢还震撼于原子弹那摧毁世界和人性的恐怖力量,走出门去却是世界末日般的暴雨。我不记得有生以来见过如此狂暴雨势,仿佛众神震怒,天穹崩塌,誓要淹没整座城市。我们瑟瑟发抖地叫了网约车,所幸很快就来了一辆。窗外已是一片汪洋,黄浊的水流漫溢翻卷,我们的车子好像在海里冲浪。是黑雨!铭基给我看手机里刚收到的天文台警报。我既震惊又莫名兴奋,如同第一次遭遇暴风雨的水手。铭基试图与司机搭话,但对方沉着脸默不作声,只是一径风驰电掣碾过狂潮。车身和我们的心一道在激流中颤抖,穿过汹涌的波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origin=https%3A%2F%2Fmp.weixin.qq.com&containerId=js_tx_video_container_0.6280207189824019&vid=wxv_3104240109631324167&width=677&height=381&autoplay=false&allowFullScreen=true&chid=17&full=true&show1080p=false&isDebugIframe=false司机很可能是对的。后来我们才在网上看到暴雨之下的种种惨状:洪水从电梯直接冲进地铁站内,黄大仙商场地下一层整个被水淹没,红磡海底隧道真的变成海底,大量巴士和私家车死火抛锚被困在水中央,甚至被淹没仅见车顶……如果司机没有全速前进与水流赛跑,没准我们的车子也已被水吞噬。这是香港自1884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强暴雨,整个城市俨如遭受海啸袭击。背后原因是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季风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再叠加强降雨的“列车效应”。最关键的是,之前全城戒备更高级别的台风“苏拉”,却对“苏拉”之后的“海葵”及其所造成的降雨毫无警惕。飓风暴雨日益频繁,极端天气已成为新的常态。奇怪的是,人们既担心又满不在乎。一旦风停雨住,一切便彷如从未发生。清理淤水,扶起树木,填海工程继续进行,工地上的噪音越来越响。政府执着于解决土地短缺和住房问题,并不在意同样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就这么沧海桑田地发展下去,直到不断上涨的海水收回填海得来的陆地。当最后一场暴雨将高楼大厦掀翻在地,人类还能走去哪里?也许会进化出腮吧,像我们的始祖一样回到海里,准备迎接另一场两百万年的雨。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我也是自我中心的短视生物,不愿想象残酷的未来,乐于忽视眼前的责任。但在那个黑色暴雨的夜晚,我感到自己仿佛登上了一艘不知要驶向何处的船。结局早已注定,船上的人们也心知肚明。大家只是煞有介事地忙碌着,紧紧挨在一起,消磨沉没大海前最后的时光。
============零碎生活照的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