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伦敦team的老大名叫马克,花白头发圆圆面孔,穿背带西裤,酷爱甜食。有时在公司的小卖部遇见,他总宣称“只想喝点解渴的东西”,结果往往变成一大杯浮着厚厚奶油泡沫的热巧克力。可是有谁会不喜欢热爱甜食的可爱胖老头呢?
马克是gay,全公司上下都知道。他不但是gay,还在不久前和伴侣去做了结婚登记,左手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亮得耀眼。他对这些东西持非常open的态度,大家不但可以公开谈论,还常常随便开他玩笑。
有个gay老板是件有趣的事情。他虽然体型壮硕,却常有女性化的动作。开会时他总是低头,用温柔妩媚的目光仔细观察自己的指甲,还不时放到嘴里吮一吮,简直是沉闷会议的一道风景。闲谈的时候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从第一次见面就已经看出他的性取向了。。。
同事们还给我恶补了很多公司内部的八卦,比如有位gay主管在公司健身房的淋浴室对另一男同事进行性骚扰,结果被扫地出门,还闹上法庭;再比如刚刚辞职的一位巨头级人物,是investment banking界非常有名的“同道中人”。他以前的男朋友就是写了《狮子王》和《风中之烛》的著名音乐人Elton Jone。。。
按照柏拉图《夜宴》中阿里斯托芬的说法,远古世界不是由男和女,而是由男男,男女和女女构成的。本来相安无事,大家都心满意足地生活,谁知神用利刃将所有人一劈两半。结果世上变得只有男和女,而为了寻获本应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人们开始左顾右盼,惶惶不可终日。
这样说来,老板马克属于那幸运的小部分人,他于今生的茫茫人海之中寻回了他前世所失的另一半。更多的人仍在挣扎,仍在顾盼,甚至穷其一生之力也无法得偿宿愿。
米开朗基罗(MichaelAngelo)就是其中一位。
提起米开朗基罗,是因为我上周末去大英博物馆看了他的一个特别展览。我们所熟知的米氏作品多以雕塑和油画为主,这次展出的却大多是他的创作手稿和草图,因其少见,尤显珍贵。
这个展览已经持续办了几个月了,我因为之前一直在纽约,真正去看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天了。预订票已经早在几个星期前售完,当天的门票数量也很有限,所以想看的人只能一大早去排队。我们自以为去得够早了,却还是被排队的长长人龙吓了一跳。
这个展览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看完之后,对于这位画家本身的人格个性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艺术方面反而不是那么突出。
米开朗基罗毫无疑问是个天才,然而他太渴望把自己天才的一面展示给世人了。他十三岁进佛罗伦萨画室学画,却在成名后一直号称自己是自学成材;他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在雕塑前会先打底稿, 因此销毁了无数创作手稿;他妒忌心极强,常和人发生争执,妒忌拉斐尔的才华,也不喜欢达芬奇;他一直受美第奇家族垂青栽培,也为这个家族画画,雕塑群像,却也在后来参加了佛罗伦萨市民反对美第奇家族的运动;他颇为自大,不相信别人,因此花四年时间一个人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多人。而根据展览的说明,他画这些顶部壁画的时候,根本不是像我们想象的卧倒来画,而是一手持灯,一手持笔,站立着完成的!你能想象有人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画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世纪》么?
他还写诗。一些热烈的情诗是写给一位名叫托马索的年轻人。那时他已年近60。很多人都说,在文艺复兴那个时期,男人对男人示爱是很普遍的情况,不能由此就断定他是个同性恋者。可我相信他是的。如果你看过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女体,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塑造伟岸的男性形象是米开朗基罗的拿手好戏,他对每一个姿态,每一快肌肉的牵动都作了仔细的研究,佛罗伦萨的“大卫”简直是我心中的神像。可是一牵涉到女性,他的精准度就大幅下降,那不是出于技术的生疏,而是热情的缺乏--他不爱女性。他对女性的肉体美无动于衷,甚至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气质。
然而,即使刻画的是他最擅长也最喜欢的裸体男性形象,这些作品实际上却也早已超越了肉体的界限。这就是为什么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找不到一丝色情意味的原因。在艺术创作上,他只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那一个又一个肌肉强壮的男性雕塑,事实上是他对自己心目中”英雄“形象的一次又一次诠释。瓦萨里因此称他的艺术为”庄严风格“。
佛罗伦萨大画家终生未婚,他在自身的孤独和对艺术的追求中奋战一生。而正是这种绝望和崇高的孤独,使他成为所有现代艺术的先驱。同样,这也是米开朗基罗隐藏于其种种人格缺陷之下的伟大所在。
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达芬奇密码》--圣殿骑士团--圣殿教堂
这是我的习惯性思路。作为《达芬奇密码》的忠实读者,我早就想看看圣殿教堂的真实模样了。
圣殿教堂地处伦敦中心地区,却隐逸于花园和巨大建筑物分隔出来的一块空地之上,十分的不事张扬。令我又想起北京牛街的法源寺。
即便是在《达芬奇密码》热卖的情况下,游人仍不是太多。教堂本身像是参照了耶路撒冷”圣岩穹顶神殿“的环形设计,的确如书中所说,有比较明显的异教建筑风格。常理认为,圣殿骑士们在修建集体居住地的同时也建起了这座教堂。而圣殿骑士团的头衔,就是在这座教堂赐封的。教堂的地下密室,据传是昔日举办秘密入会仪式的地方。现在可能已经不对外开放。
最特别的是教堂内部那十尊仰卧在地面上的如真人大小的圣殿骑士石像。看起来很像坟墓,其实与坟墓毫无关系。所有的雕像都严重风化了,在这个小小圆形教堂里显得十分诡异。
圣殿骑士团的标志是白色的制服外加白色长袍。徽章则是两名持盾和矛的骑士骑在一匹马上,盾上绘有红色的十字。这个徽章象征着骑士团的成员一开始是贫穷的骑士,后来又被解释为骑士团成员的袍泽之谊,不过到了法王腓力四世打击圣殿骑士团时,却被认为是骑士团成员搞同性恋的象征。历史上不详的”13号黑色星期五“便发端于腓力四世以同性恋为借口施行的圣殿骑士大屠杀。
据我所知,圣殿骑士团是有其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当新成员加入骑士团时,不但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还要服从奥古斯丁修会的三大戒规:守贞,守贫,服从。其中“守贞”这一条,对照前面腓力四世大屠杀所找的借口来看,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讽刺。
在欧洲生活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教堂看得太多,导致有点“教堂审美疲劳”。然而圣殿教堂是不同的。我喜欢这座伦敦最古老的教堂所散发出的神秘气息和悲剧气质。即使是如今,它的历史和建筑风格仍可被视为“异端”。其实“异端”这个词本身不可怕,因着它不苟同和不妥协的特质(科学在最初发端时也曾被视为“异端”)。真正可怕的,反而是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和一颗拒绝思考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