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礼不敬何以观?

前几天在MSN上遇见老朋友黄毛,他气愤地告诉我,“早上把一个人给揍了”。问及缘故,始知他乘地铁时看见一年迈老人无座,又见一有座青年不但不让座,还假装睡着,对别人的提醒充耳不闻。一气之下他把那人拉下了地铁。
 
我大喊痛快之余,也暗暗感叹黄毛果然还是我在西藏时遇见的那个黄毛,依旧是印象中刚正不阿的热血青年。
 
在国内的时候,这样的人见得太多。以至于刚到英国有点不习惯。英国不愧为西方的礼仪之邦,礼貌--至少是表面上的礼貌--绝对做到一百分。大街上“sorry”之声此起彼伏,不论是人碰你还是你碰人,双方都是一脸愧疚笑容;两车相遇,一车让过另一车,交错时两方司机都会举手致意;地铁的自动扶梯永远自觉留出左半道供赶时间的人行走,地铁里的老弱病残也绝对不会有没座的情况。。。在这样的文化中浸淫已久,我也渐渐“入乡随俗”。只是回国逛街时被人撞也脱口而出的”sorry”,却常常招致对方的老大一个白眼。
 
刚到美国时自然也不习惯。进入商店时总以为前面的人会帮忙扶住门,谁知却常眼睁睁地看着门就在鼻尖前两厘米处硬生生地关上。美式英语本来就没有英式英语客气讲究,某些情况下听起来也难免刺耳。最难忘一次在纽约华埠,一群头发染成金黄的华人青年男女大声吵闹尖叫着跑过,夹在人群中的我被狠狠撞了一下。撞我的那个人已经跑过去了,不但不道歉,居然还回头对我比出中指!老傅我当时也忍了很久才说服我的中指不要出来亮相。
 
俄国哲学家赫尔岑说,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识都重要。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倾向于欣赏“不拘小节”,特立独行的人,结果往往忽视了礼仪在这个社会上的重要位置--只有一个尊重,体谅和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使人类达到不断发展进步的最终目的。孔子早就提出了把礼仪作为社会交往的原则: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我并不提倡一定要恪守孔夫子大人的“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食不言,寝不语”,然而《仪礼》,《礼记》中很多关于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规范就是拿到今天来看也足可作为青少年的品德教材。
 
我特别迷恋中国传统的一些礼仪,这可能与长期以来的耳濡目染不无关系。出生长大于大学校园,我从小看到的是老一辈文化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礼貌。那些优雅的老教授们,见面时每每鞠躬四十五度为礼,尊重之情溢于言表。我的父亲大人见到他的长辈时也是必恭必敬,常令我想起“曾子避席”的佳话。我的爷爷一直活到了一百岁,然而就是在他九十多岁时也可称为儒家风范的典型代表人物,就连见到路边的一只猫都會笑吟吟地挥手打个招呼。
 
在这样的熏陶下,我渐渐养成了见到长辈就想鞠躬的习惯。在中国时算是“礼多人不怪”,到了外国就可能显得有些突兀。读Master时曾有教授叫我“不要总是那么客气”,我当场就楞住了。在现在公司的培训期间,有一次大家轮流上去作演讲。一个越南女生演讲后深深鞠躬,结果反而引来底下众人的阵阵偷笑。排在她后面的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然而我能够理解。民情风俗的不同导致了礼貌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因此礼貌其实并不需要有一规定俗成的模式。礼源于德,而德的产生则依靠人本身对事物的爱心和自我修养的不断提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外儒内道”一说,内心的修炼和思想的进化才是达到“克己复礼”的终极途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