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啦

回到英国的第二天,我坐在公司的员工餐厅里,扒拉着盘子里那块难吃的碎牛肉饼,悲哀地望向窗外阴沉沉的天空。

馋嘴蛙、水煮鱼、烤鸭、羊肉串。。。这些东西忽然间听起来好似来自另一个遥远的时空,绝对不属于我正身处的现实世界。

一个中国同事和我打招呼:“回来啦?”

“是啊。又回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了。”我有气无力地说。

他笑了起来:“那你还是回去鸟拉屎的地方吧。”

“啊?”

“鸟巢啊。”

“。。。”

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询问我的假期:

“北京很热闹吧?肯定像过节一样!”

“北京的空气真的那么糟糕吗?”

“我们天天都在办公室里看奥运会!”

“你看了几场?什么项目?你看到菲尔普斯了吗?博尔特呢?”

“看了自行车比赛么?英国队简直帅呆了!”

“为什么观众席上有那么多座位是空的啊?”

“听说开幕式那些脚印是假的?还有那个小女孩是假唱?”

“不过你们的开幕式真是太棒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表演。我们每个人都惊呆了!”

。。。。。。

整整一天,我都在不厌其烦地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英国人对北京奥运会的热情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果然是从一个奥运会城市回到了另一个奥运会城市呀,我心想。不过,一提到闭幕式上的“伦敦八分钟”,英国同事们纷纷露出尴尬的表情。

“啊。。。那个,我没看。。。”

“我只看了一点儿。。。有别的事打断了。。。”

阿根廷同事尼可拉斯悄悄对我说:“我看了。”他压低声音,脸上浮现出一个诡异的笑容:“不过我真希望自己没看。”

英国媒体把“伦敦八分钟”批了个体无完肤,英国网友们也纷纷形容那是“一场拙劣的表演”。他们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我们贡献了什么?一辆双层公交,一个选秀赢家,一个老摇滚明星,一个过气足球偶像,一群舞者拿着雨伞乱扔报纸,我猜这就是现代伦敦的标志。。。”

其实这八分钟的开头我觉得还挺好的,因为一开始看到拿着长雨伞的舞者时,我还以为英国人打算上演一出音乐剧,觉得这种形式还挺酷的。没想到后面的演出变得越来越不知所谓。我没法理解巴士开来时那些乘客为什么扔掉报纸一拥而上,也没法理解小女孩为什么要踩着那些人的背走过去。还有那辆变形后的巴士为什么看起来活像气势汹汹的坦克,四周的伦敦地标为什么小得如此难以辨认。。。

“伦敦八分钟”给世界传达了很多关于伦敦的错误讯息。作为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好几年的外国人,我真的想说:不是这样的。伦敦的确常常下雨,不过大多时候都只是毛毛雨。除去老人以外也很少有人整天随身带着黑色长雨伞走来走去(我就几乎从不带伞)。伦敦人(在不喝醉的情况下)很有礼貌,上下车一定排队,不小心碰到身边的人时双方都会赶紧道歉。如果我拿着很重的大件东西出门,一路上会有无数人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

还有,人人都知道伦敦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其实伦敦还是一座很型很潮的城市。去Brick LaneCamden Town看看,你会发现即便是巴黎和纽约的潮人都无法与之相比。记得第一次去Camden Town时,我以为地球已经被赛亚人攻占了。

我还想说说那个已经被很多英国人和中国人骂得狗血淋头的伦敦市长Boris Johnson。网上有N多人指责他“衣冠不整”,“像个酒鬼”,“毫无礼仪”,“缺乏尊重”。其实我也不喜欢他(铭基同学对他更是深恶痛绝),因为他是保守党,而且以前还常常公开指责中国“对人类文明没有丝毫贡献”。可是客观地说来,Boris在闭幕式上的表现也没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吧?该做的他也都做了,就是样子糙了点,小动作多了点。这些都是他平时的性格体现,上升不到“缺乏尊重”的地步吧?这位“自行车市长”(他平时总是骑着辆破自行车在伦敦街头乱窜)一向都是以他那不拘小节和大大咧咧的性格为人所知的。如果说到礼仪,我还真的不太相信,从伊顿公学,牛津大学和保守党内一路混出来的Boris会不懂得基本礼仪。如果说到酒鬼,其实这位新任伦敦市长上任后做的唯一一件令我满意的事就是颁布了伦敦地铁禁酒令。和英国酒鬼打过交道的人一定知道这帮醉醺醺的家伙有多可怕。

也许是我们自己看多了四平八稳的领导做派,习惯了千人一面,习惯了整齐划一,所以反而容不下一件没有扣上扣子的西装,容不下一点点其实无伤大雅的个性。

不过,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我还是希望英国人能拿出点专业精神来办好一点。那个可怕的logo我就不说什么了,反正事到如今也换不了了。开幕式的场面他们肯定没法和中国比,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想花那么多钱。不过也有别的可以期待,比如幽默感――这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的东西。票务系统我觉得他们也能轻松搞定,英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实在太丰富了。不过公共交通可是个大问题,伦敦地铁虽然发达,但是如果到时还是像现在这样没完没了地delay,那可就真应了贝克汉姆在闭幕式上的那一脚――

办个球奥运会啊!


其它的我下次再写,先贴点在北京的照片吧。作为一个对空气非常敏感的人,我得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比伦敦还要好一些。不过,如果奥运会之后也能保持那就更好了。

奥运比赛的照片发在铭基同学的博客:http://michaelmo.spaces.live.com/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